客户案例
Customer case
村居法律顾问助力化解二十年历史纠纷
    发布时间: 2015-03-25 14:23    

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的一个小山村,曾有一段充满希望与困境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怀揣梦想,集资成立了一家砖厂,希望借此改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砖厂的法定代表人因涉及刑事案件而无法继续经营,企业由此一蹶不振。随着砖厂的倒闭,当初的投资者纷纷上门要求退还投资款项。此时,一位名叫王某的投资人采取了不寻常的途径,他通过村委会的印章获得了一张金额为117,193.28元的《现金支出单》,并记载有高额利息。

村居法律顾问助力化解二十年历史纠纷

非诉讼案例

办理律师:周锦

案件办结时间:2023年3月8日


【案情简介

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的一个小山村,曾有一段充满希望与困境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村民们怀揣梦想,集资成立了一家砖厂,希望借此改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砖厂的法定代表人因涉及刑事案件而无法继续经营,企业由此一蹶不振。随着砖厂的倒闭,当初的投资者纷纷上门要求退还投资款项。此时,一位名叫王某的投资人采取了不寻常的途径,他通过村委会的印章获得了一张金额为117,193.28元的《现金支出单》,并记载有高额利息。

2002年,王某将村委会告上了法庭。然而,当时的村委会认为这是砖厂的问题,与村委会无关,因此没有派人出庭应诉。法院根据王某单方提供的证据,缺席判决村委会支付王某剩余本金约5万元,并按高额利率支付利息。判决后,村委会并未提出上诉。多年后,2019年,王某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冻结了村委会5万元的账户存款,并发出执行通知书,要求村委会偿还本金及多年利息,合计达25万元。这一突如其来的执行通知令村委会陷入困境,村委会的办公经费被冻结,村委的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案件焦点

面对严峻的形势,村委会求助于村居法律顾问——周锦律师。周律师仔细听取了案情的来龙去脉,并翻阅了当年的判决书,认为尽管判决存在瑕疵,但由于村委会未及时上诉,加之时间已经过去多年,想要改变原判决几乎没有可能。因此,他将化解纠纷的重点放在如何缩减债务到村委会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经过周锦律师的深入调查,发现村委会在诉讼前后曾向王某偿还过10万余元,其中在判决后还款4万余元。若按还款金额全部算作还本,那么村委会尚欠的本金仅为5000多元。然而,王某将村委会的还款全部作为利息计算,得出了村委会本金未还的结论,从而申请执行高达25万元的本息。


律师代理思路

一、解决村委会燃眉之急。

周锦律师带着村委会的会计凭证,陪同村干部前往法院与法官沟通,要求法院重新核算债务,解释村委会的还款应按还本计算。尽管法院未能促成双方和解,但同意划扣3万元后解除村委会账户的冻结,保留2万元经费以保障村委会的正常运作。然而,这一解决方式仅是暂时的,并未彻底解决双方的矛盾。

2023年,法院再次查封了村委会的账户,冻结了本应发放给受灾群众的11万元捐款及党支部经费,并告知要将新上任的村委主任列入失信人名单。这一情况令村委主任感到十分无助,为此,周锦律师再度出手,首先为村主任写了一份执行异议书,依据法律规定成功避免了村主任被列入失信名单。同时,他以村委会名义提出执行异议,指出党费和救灾专用资金依法不得执行。

二、多管齐下,催成双方执行和解。

无论是法院暂缓执行,还是村委会对某笔款项的执行异议,这些都只是权宜之计,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彻底化解债务纠纷。周锦律师了解到王某曾与村委会签订竹林承包合同,但王某在承包期间私自砍伐销售竹子,未按合同支付承包款。因此,周律师向村委会提出多管齐下,多方位调解的解决方案:

(一)与王某沟通双方对债务计算方法的差异,并出示法院先还本金的案例;

(二)告知王某,村委会将启动救济程序,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及检察院抗诉申请,存在改判的风险。特别是检察院又是村的扶贫单位,支持抗诉的可能性非常大;

(三)王某承包竹林违约,村委有权追究王某的违约责任。


案件结果

在法律与事实的双重压力下,王某最终同意与村委会达成和解,村委会以王某未缴的竹林承包款抵扣部分债务,并筹措资金支付了15万元,彻底解决了长达21年的债务纠纷。


案例分析

在这个典型案例中,律师的作用不仅体现在解决具体的法律纠纷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法律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律师为村委会乃至整个村社区的法律意识和治理水平带来了的影响。

一、专业判断与策略制定

律师在分析案件时,能够通过对法律文本和判例的熟练掌握,做出专业的法律判断。在本案中,律师不仅迅速识别出案件中的法律瑕疵,还制定了一套有效的策略:从再审与抗诉申请的可能性,到还款本息的重新计算,再到与王某的和解谈判,律师的专业判断为案件的最终解决奠定了基础。

二、保护和维护村委会的合法权益

面对复杂的法律纠纷,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往往缺乏专业的法律知识,容易在诉讼中处于劣势。律师的介入不仅帮助村委会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还避免了因不当应对法律程序而导致的更大损失。在本案中,周锦律师成功帮助村委会将债务金额从25万元大幅减少到15万元,并确保村委会的办公经费和捐款不被非法冻结。

三、提升法律意识与合规管理

律师不仅是法律问题的解决者,更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周锦律师通过与村干部的沟通,增强了他们的法律意识,让村委会认识到合同签署和管理的重要性。例如,本案中提到的合同“体检”审查制度,以及公章使用的规范化管理,都是在律师的建议下提出的。这些措施从根本上帮助村委会提升了合规管理能力,减少了未来发生类似纠纷的风险。

四、推动法治化建设

律师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单个案件的解决,更体现在推动整个社区的法治化进程。通过本案的处理,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依法行事的重要性,村委会在处理村务时也更加注重法律程序和规范操作。这种法治观念的普及和深化,是律师在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中最为长远的贡献。

五、调解与和解的推动者

在解决法律纠纷的过程中,律师不仅要掌握法律,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谈判能力。在本案中,周锦律师多次与王某沟通,通过讲法、讲理、讲事实,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律师的调解作用,使得复杂的法律纠纷得以在合法合情的基础上和平解决,避免了进一步的对抗和冲突。

六、风险防范与纠纷预防

通过对本案的处理,律师帮助村委会识别并预防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律师的介入让村委会意识到,很多问题在发生之初就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和法律审查来避免。例如,规范合同的签署和履行,加强对公章的管理和使用监督,这些措施都是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的重要手段。


结语和建议】

律师在村居法律顾问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在于化解个别的法律纠纷,更在于通过专业的法律服务,提升村委会和村民的法律意识,推动村务管理的法治化、规范化进程。律师通过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在处理村历史债务纠纷的个案中,律师通过专业判断和有效策略,成功减少了村委会的财务负担,保护了其合法权益的同时,还推动了村委会的合同管理和法律合规化,提升了社区的整体法治水平。通过调解与谈判,律师成功化解了长期矛盾,避免了进一步的对抗。为基层组织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帮助他们在复杂的法律环境中维护权益、化解矛盾,从而为建设和谐、法治的社区贡献力量。